這個時代對於人員的遠程攻擊武器無外乎弓和弩。
目前,趙昺的火繩槍不管是在射程上還是威力上,都已經達到了火繩槍的頂峰,無法再突破。
想要有所突破隻能研製下一代的火器,也就是燧發槍,再進一步無非就是膛線技術。
火槍要想有本質的進步,除非把火帽搞出來。
火繩槍的精度不夠,同樣的道理弓箭的精度就一定很準麼?
弓弩其實和火繩槍一樣,都是靠著集群射擊,密集打擊。
而趙昺的火繩槍至少有兩個無比巨大的優勢。
節約體力,訓練快捷。
當弓箭手無力拉開弓弩的時候,而趙昺的火槍手能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射擊,隻要有彈藥,隻要不是惡劣天氣。
對射?
趙昺求之不得。
無論是射程還是節約體力方麵,火器碾壓弓箭。
這是武器層麵的優勢。
但在將領的配置方麵,趙昺則遠遠弱於忽必烈。
哪一個王朝興起的時候,不是名將如林?
韃子也不例外。
阿裡海牙或許還不算什麼,但伯顏、阿術、相威、李庭這些統帥的名頭一個比一個響亮。
伯顏號稱統兵二十萬如統一人。
阿術出身名門,速不台之孫,都元帥兀良合台之子。
相威的祖輩、父輩也都是跟隨鐵木真的老人。
金人李庭更是參加過“樊城之戰”,因作戰勇猛而被賜號“拔都兒”,即勇士的意思。
這幾名統帥,最弱的估計就是李庭了。
趙昺這邊的高級將領雖然忠誠可靠,但能拿得出手的名將少之甚少。
想到這些,趙昺腦瓜子嗡嗡地響。
如果敵人弓箭手或者騎兵,不顧傷亡衝上來拋射的話,密集的箭雨也是要給宋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
先不說弓箭的威力,就算是沒有射中要害,如何拔出箭矢以及隨之而來後期的治療都是困難重重。
曆史上多少無名小卒甚至名揚天下的名將並沒有戰死疆場,反而因為箭傷感染不治身亡。
無他,缺醫少藥,在這個時代一旦負傷,能存活下來全靠天意。
如何防禦敵軍密集拋射的箭雨,這是交戰雙方都不得不麵臨的問題。
防禦的辦法無非就是盾牌。
盾牌的形狀也是千奇百怪,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大部分的盾牌隻能防禦身體的一部分,而最前麵的大盾則主要用來在陣型最前方組成防禦的。
戰場上並不是每個士兵都有盾牌的,至少趙昺的火槍兵是絕對沒有盾牌的。
一旦開戰,傷亡不可避免。
打仗可不是像古裝電視劇那樣,人挨人,兵挨著兵。
電視劇是為了視覺效果,
冷兵器時代,士卒之間的間隔也是要有一米半以上的距離。
而到了後世,人員的間隔至少要達到三米,甚至要求一發小型迫擊炮不能同時擊中三人為限。
站的人挨人,除了找死還能找誰?
如果人挨人,士卒手裡的刀劍、長矛還怎麼揮舞?
即便是弓箭手之間那也是有間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