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史弼的夜襲計劃_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穿越崖山:我趙昺絕不跳海 > 第343章 史弼的夜襲計劃

第343章 史弼的夜襲計劃(1 / 2)

史弼,蠡州博野(河北保定)人,祖上原為金國人士。

當年蒙古開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木華黎率領大軍南下攻打金國蠡州的時候,史弼的曾祖史彬率領數千人提前投降。

等到蠡州城破,木華黎開始屠城的時候,唯獨史彬和這幾千人得以幸免。

史弼少年時期聰明好學,精通蒙古、女真等語言。善騎射,武藝超凡,並且力大如牛,臂力驚人,曾經單手舉起四百斤的石獅子,可見力氣之大。

元史記載“膂力驚人,能挽強弓。裡門鑿石為獅,重四百斤,弼舉之,置數步外。”

史弼的發跡始於忽必烈和阿裡不哥的爭奪大汗之位的戰爭。

忽必烈的主要支持者是漢地士紳以及木華黎的後裔,再加上一些為數不多的蒙古宗王。

史弼因其祖上曾追隨木華黎,所以到了史弼這一代自然而然的支持忽必烈,可以說史弼是忽必烈的死忠分子。

臨安投降後,史弼因功受賞,被封為昭勇大將軍,揚州路達魯花赤,萬戶,高官得做,地位顯赫。

(達魯花赤一般都是蒙古人擔任,由此可見忽必烈對史弼的信任之深。)

曆史上,此人於元至元三十年即公元1293年,率領大軍從泉州出發,跨越數千公裡遠征爪哇國,也就是後世的印度尼西亞。

戰敗之後,並且損失慘重的元軍隻能無奈地在大海上漂泊了八十多天,最終回到泉州。

史弼勇猛有餘,謀略不足,或許說智商不足。

(當時隨軍出征爪哇國的高興就曾勸史弼爪哇人是不可信的。)

“報官家,丞相,史弼派出五千騎兵出城迎戰,被我軍先鋒將阿裡海牙當場擊斃三千餘人,偽元其餘敗軍逃回隆興府。”阿裡不彆單膝跪地稟告前方戰事。

“哈哈,阿裡海牙果然猛將,一戰就滅掉三千騎兵。朕倒要看看史弼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這一次北伐趙昺在眾將領苦勸之下並沒有太過於靠前,基本上老老實實地待在中軍大帳中。

回想當時的情形,文天祥自然知道趙昺的心思,當即極力勸阻,甚至不惜抱住已經十七歲了的趙昺的大腿。

身為大宋右丞相兼樞密院樞密使,竟以死相逼!

文天祥言辭懇切地表示,如今皇後已立,而聖上尚且無子嗣。在大宋北伐初現成果之際,為國家安危考慮,陛下決不能親身犯險。

反正說了一大堆的大道理。

趙昺甩了半天也沒把文天祥給甩開,以至於當時的趙昺破口大罵道“文天祥,你給老子閃開!”

“臣萬死不奉昭,今日官家要去前線,就把老臣踢死當場!”文天祥一臉決然,毫不畏懼,抱著趙昺大腿的手臂更緊了一些。

趙昺思索半天,終於“被逼無奈”地答應了文天祥等人的勸諫。

這便是在宋軍正式北伐之後,趙昺一直都老老實實待在中軍大營的原因。

“隆興府大戰我朝首戰告捷,臣等恭喜陛下,”文天祥等人紛紛上前道賀。

“啟奏官家,是否趁勢攻城,一舉拿下整個江南西路?”文天祥問道。

“北伐不在於攻城,在於消滅元軍主力。朕覺得這史弼絕不會坐以待斃,肯定還會有彆的企圖。”

宋軍的優勢在於野戰,準確地來說如果能引誘元軍主動發起攻擊的話,宋軍的傷亡率會更小一些。

當然了也可以直接攻城,隻要把城牆轟塌,也能衝進去,但如果遇到頑固分子堅持打巷戰的話,必然會造成更大的傷亡。

畢竟,蒙元也是有槍有炮的。

元軍手中的火銃再不濟也絕不是什麼燒火棍。如果躲在角落裡,突然殺出,還能陰不死幾名宋軍麼?

城是死的,人是活的。

隻要把韃子的主力消滅掉,一座座城池便可唾手可得。

“官家,這史弼可是韃酋的心腹,絕對不會投降我朝的。”張達說道。

死忠分子投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官家,這天夜已晚,我軍當防備史弼夜襲。”文天祥道。

宋軍將領們圍坐在營帳中分析元軍有可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動。

“善,史弼正麵無法突破,隻能靠著陰謀詭計。傳令下去,就依丞相之言去辦。”趙昺道。

“報!張將軍戰報!”就在趙昺等人討論軍情的時候,一名錦衣衛在營帳外喊道。

“好,好啊!泉州已經收複,蒲壽庚全家被活捉!得金銀錢財共計八千餘萬貫,其他的因時間緊迫還沒來得及算清楚。”趙昺說完把奏書遞給了文天祥。

眾人聚在一起快速的翻看著。

“臣等恭喜官家,賀喜官家。”中路軍眾將領齊聲高呼道。



最新小说: 足球:最強六邊形戰士 求生之異界星球 離職後我被前上司纏上了 四合院之我的東北農家小院 從繼承家族開始變強 綜武反派:師娘,讓我照顧你吧 凡塵道臨 小偷!開局收個異能丫鬟 前輩請自重,你道侶夠多了 洪荒之化生青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