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徽宗要給光華實職_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 > 第210章 徽宗要給光華實職

第210章 徽宗要給光華實職(1 / 1)

皇上問楊光華的意見,正好問到了點子上。在商量的過程中,楊光華就已經考慮過了。於是就以深思熟慮過的語氣說“皇上你想啊,樞密使是從一品,但大宋以來,從來沒安排過樞密使,都是知樞密院事,也就是代理樞密使,行使樞密使職權,所以都是正二品。那麼,高大人這個品級,最起碼應該是從一品,當然正一品也可。”

徽宗又興奮起來,簡直就是眉飛色舞了,說道“正一品肯定不行。從一品能行?好象也不大行。畢竟球球沒個學曆,算是武官出身,咱大宋建國以來,武官出身的,好象最高隻是從二品還沒有正二品的呢。咱給他定的官名叫太尉,太尉,好象從太祖時太尉就是正二品吧?”

“是,不過,那個太尉,不是這個太尉。那個太尉隻是榮譽稱號,不是實職。就象太傅太保太師一樣。臣以為,不必一定要對應。”楊光華在為徽宗解說,其實是在為徽宗開脫。

“那,依你看,這事該怎麼辦才合適呢?”徽宗向楊光華投射過來的目光,很是期待。

“以臣愚見,最起碼得是正二品,從一品也不是不可。若定正二品,以後代理樞密使,就一律定從二品,跟尚書平級。若是從一品呢,代理樞密使就還是原來的品級正二品,這樣倒是順。”

“可武官要是從一品,這可是一個大突破呢,再說,球球這個武官,還不象那些大將軍、上將軍、指揮使那樣硬氣,有說服力。”徽宗語氣裡既有猶豫糾結,又有不甘,更有期待。

“其實,皇上也沒啥可猶豫可糾結的,咱大宋建國以來,還有若乾武將是文官充任的呢,這又怎麼說?江山是趙家的,天下都姓趙,讓誰做官做什麼官,誰家的事誰家說了算嘛。皇上是趙家當家的,是天子,九五之尊的皇上,就該一言九鼎,說一不二,說啥是啥,何需顧慮他人說三道四?設什麼官職、定什麼品級,以國家需要為依據嘛。現在國家要有一個統轄軍事的機構、要有一個統帥全國軍隊的官員,這就是國家的需要。以臣看,就定個從一品,完全可行。”楊光華乾脆果決地說。

徽宗聽罷,頓感茅塞頓開心明眼亮,又是那個經典動作,右手攥拳,“咣”地一聲打在左手掌心,氣足聲朗地說道“好,就定從一品,比你和蔡京略低點,但能總攏樞密院和兵部,統轄全國軍隊,總管全國軍事。就這樣定了?”

楊光華立即回道“好啊,太好啦!三駕馬車為皇上服務,皇上您看,宰相全麵負責行政,高大人全麵負責軍事,臣給您負責參謀和服務。”

徽宗得意地說“好啊好啊,太好了,這麼安排朕無憂了,朕”

徽宗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念頭阻斷了。楊光華剛才的話,又在腦海裡回響起來蔡京全麵負責行政,高俅全麵負責軍事。兩人一個行政,一個軍事,隻有楊光華,跟了自己快三年了,一直沒有個實職呀。雖然皇上秘書,從地位上來說,自己給他的定位,比宰相還要高,但總歸是個虛職。儘管楊光華對此沒有任何的想法,也從沒看出來他有什麼想法,可自己作為皇上,不能視而不見呀。再說,實事求是地說,蔡京、高俅和楊光華,三人中真正跟自己既貼心忠誠又能發揮關鍵作用、幫自己解決重大問題的,楊光華若不排第一,沒人能排第二。可想來想去,給他安排個什麼實職呢?這個實職,既要在朝廷有特彆重要的地位,又要能發揮他的長處和優勢,同時還有利於提升他在朝廷的威信。

徽宗坐回龍椅裡,微迷著眼,不再跟楊光華說話,靜靜地想心事。看上去,象是累了,在休息一樣。突然,腦子裡蹦出了三個字皇城司!

其實,徽宗已經無數次想過要解決皇城司的問題、更換皇城司的最高長官了。隻是從沒把楊光華與這個問題聯係起來。

皇城司其實就是朝廷的特務機構,也是皇上的貼身警衛部隊,直屬皇上領導。最早太祖在組建這個機構的時候,叫武德司,太平興國六年改為皇城司。早期的職責主要是皇宮禁衛、刺探內外情報、皇帝近身警衛、監察朝廷各部門、地方官府及各級官員。設立初期,沒有緝捕、審判、定罪和監押職權,自太宗時增加了這些職能,皇城司的權力越來越大。徽宗直到親政,隻知道有這麼一個機構,從朝廷機構設置和職權說明上,也知道是直屬皇上領導,並且認得皇城使,可一直就沒有什麼感覺。有一次,他還曾對曾肇說“弄個皇城司有嘛用?對外打仗有正規部隊,對內剿匪、平叛、治安有地方廂軍,皇上我的安全有神策軍、羽林軍,乾嘛還要設個皇城司?”

當時曾肇隻說“皇城司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是皇上不可或缺的保衛和依靠力量,任何時候都隻能加強,不能削弱。”

但徽宗很是不以為然。隨著徽宗執政時間的推延,才漸漸看出了皇城司的特殊用處。太後退位前,在給徽宗交代重大事項時,特彆說明了皇城司的地位和作用,並交給他一箱子由皇城司報送的機密材料。也正是這些機密材料,才讓太後準確地掌握了章惇的一些動態和情況,為解決章惇問題了有力證據和極有價值的材料;更有關於遼國和西夏的情況和大宋邊疆的守備情況,也有一些官員的貪腐和違紀情況,都屬於密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徽宗當時由於不懂,並沒把這些材料太當事。太後崩世前,又專門告誡他,“要特彆重視皇城司的管理和作用的發揮啊。有了這個機構,你才能洞悉朝廷內外、全國上下內外的動態和情況,也才能真正掌握官員們特彆是朝廷重臣的一舉一動,實現以靜製動、以一當十,禦敵於千裡之外。”

可惜,徽宗一直不知道怎麼發揮這個特殊部門的作用。尤其是太後崩世後,徽宗由於討厭任忠義,所以凡是任忠義要到皇宮覲見皇上,徽宗都不想見。到皇宮覲見皇上,這是皇城司特有的資格和權力,也是為了保密的需要。此前,皇城使可以隨時隨地覲見皇上,是不需要事前報告的。由於徽宗不待見任忠義,甚至是很煩他,任忠義也就很少再要求覲見皇上。特彆是他的自身安全,自己登基,就一直由張大山負責,還有楊光華這個沒有名分的貼身護衛。

直到曾布任宰相時,派人跟蹤皇上派出的人;徽宗外出觀看歌舞被跟蹤、雲南苗家策動叛亂等事件發生後,徽宗看到了皇城司的報告,方才感到了皇城司的重要性。

可徽宗很不喜歡、甚至討厭那個皇城使任忠義。從第一眼看到他,徽宗就覺得他不順眼。任忠義個子不高,雖說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很有氣勢,並且據說會點武功,可那張刀麵臉、三角眼、兩撮眉毛又粗又短,黑壯的胡子長了一臉,讓人看著就惡心;可他又傲氣十足,兩眼陰沉嚇人,每次來向徽宗彙報工作,說話總是不冷不熱的,徽宗看到他就心煩,再聽他又粗又沙又壓抑的說話聲音,腦門就吱吱作響,恨不得讓他立馬出去。好在,後來楊光華的職責明晰之後,不管誰來,都要先經過楊光華同意才行,任忠義來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皇城司的事都改成了書麵彙報。

徽宗很不明白,哲宗為何要用這麼個人,擔任這樣重要部門的最高長官?並且,據說哲宗還非常喜歡並且很是器重任忠義。

任忠義是哲宗生母、神宗皇後朱氏的弟弟。為何朱氏的弟弟卻姓任呢?原來,朱氏是開封人,共有三個爹。生父姓崔名傑,平頭百姓一個。朱氏半歲時,崔傑因病去世;母親帶著她改嫁給了朱士安,她便隨繼父姓了朱;但受當時世俗及宗法禮教的影響,母親將她托付給姓任的親戚撫養,這便是她的養父。任忠義就是她養父的小兒子。十六歲那年,在朝廷選秀時,朱氏被選入皇宮,因長相精致亮麗、且溫婉賢淑,當晚即被神宗寵幸,僅幾年時間就榮升為貴妃。雖然朱氏的三個爹都是平民,但母憑子貴,哲宗即位、朱氏被封了太後,她的三個爹便分彆被哲宗封為太師、太傅、太保,這可都是最高級彆的正一品。任忠義正是憑他爹的正一品待遇,被朝廷特招當上了皇城司的中級官員。不到三年,就升到了皇城使。哲宗對他的寵愛和信任,由此可見一斑。

按說,徽宗跟哲宗的兄弟感情頗深,又是繼的哲宗的皇位,即便是愛屋及烏吧,也該對任忠義有點喜歡和關照吧?可徽宗卻怎麼也找不出喜歡他的理由。而徽宗呢,又是那種隻要不喜歡,就不想搭理的性格,所以,他就越來越煩任忠義,還曾多次跟楊光華說起過。隻是礙於哲宗的麵子,才一直讓他坐著位子。

“是該讓他挪挪地方了。”徽宗想了半天,終於自言自語地說出了這句一錘定音的話。

喜歡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巔峰對決千古玩帝之終極較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許仙 江故 六零大院養娃記 都市之巔峰小神醫 破事精英裡的保安 災難降臨 末世之老太婆逆襲之旅 開局無敵修為,召喚四名大帝護衛 總裁夫人不省心 重生,我選擇公務員中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