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孔子:政治失意者的智慧與堅韌_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148章 孔子:政治失意者的智慧與堅韌

第148章 孔子:政治失意者的智慧與堅韌(1 / 1)

349、孔子政治失意者的智慧與堅韌

靈公年紀大了,對政務感到厭倦,不再重用孔子。孔子感歎道“如果有人能用我,隻需一個月就能見到成效,三年就能有大的成就。”於是孔子離開了。

佛肸擔任中牟的宰官。趙簡子攻打範地和中行氏,也進攻了中牟。佛肸背叛了趙簡子,派人請孔子去幫忙。孔子想要前往。子路說“我聽先生說過,‘一個親自做壞事的人,君子是不會加入他的。’現在佛肸親自背叛了中牟,您卻想要前去,這怎麼可以呢?”孔子說“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但不是說堅硬的東西就能磨而不損嗎?不是說白色的東西就能染而不變嗎?我難道是葫蘆嗎?怎麼能隻掛著而不食用呢?”

孔子在敲擊磬。有個挑著草筐的人從門前走過說“這個敲磬的人真有心思啊!聲音硜硜的,好像是在說沒有人了解自己而已!”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十天還沒有進展。師襄子說“可以增加難度了。”孔子說“我已經熟悉了這首曲子,但還沒有掌握它的節奏。”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掌握了節奏,可以增加難度了。”孔子說“我還未理解它的意境。”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說“我已經理解了它的意境,可以增加難度了。”孔子說“我還未領悟到它的作者。”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沉思默想,有時高興地凝視遠方。他說“我已經領悟到了它的作者,他皮膚黝黑,個子高大,眼睛像羊一樣溫和,有統治四國的氣度,除了文王,還有誰能創作出這樣的音樂呢!”師襄子離開座位,再次行禮說“你說的應該是文王創作的那首曲子。”

孔子在衛國沒有得到重用,打算向西去見趙簡子。到了黃河邊,聽說竇鳴犢和舜華被殺的消息,站在河邊感歎道“黃河的水真美啊,浩浩蕩蕩!我沒能渡過這條河,這是命中注定的吧!”子貢趕忙上前問道“請問您這話是什麼意思?”孔子說“竇鳴犢和舜華是晉國的賢大夫。趙簡子在他未得誌時,需要這兩個人才能從政;等到他得誌後,卻殺了他們才從政。我聽說,剖腹取胎、殺害幼小的生命,麒麟就不會出現在郊外;竭儘湖中的魚,蛟龍就不會陰陽交合;傾覆鳥巢、毀壞鳥蛋,鳳凰就不會飛翔。為什麼呢?因為君子忌諱傷害自己的同類。鳥獸對於不義之事尚且知道避開,何況是我呢!”於是孔子返回陬鄉,創作了陬操來哀悼他們,然後又回到了衛國,住在蘧伯玉家裡。

有一天,靈公問孔子關於軍隊布陣的問題。孔子說“關於祭祀的事情我倒是聽說過,至於軍隊的事情,我還沒有學習過。”第二天,孔子和靈公交談時,看到一隻飛雁,靈公抬頭看著它,神情不在孔子身上。孔子於是離開了,再次回到了陳國。

夏天,衛靈公去世,他的孫子輒繼位,這就是衛出公。六月,趙鞅把太子蒯聵送回戚地。陽虎讓太子戴上帽子,八個人穿著喪服,假裝是從衛國來迎接的,哭著進了戚地,太子就住在那裡。冬天,蔡國遷都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三年,孔子六十歲。齊國幫助衛國圍攻戚地,因為衛國的太子蒯聵在那裡。

《孔子》是一部描繪了孔子在政治失意時期的智慧與堅韌的作品。孔子,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麵對政治的冷漠與挫折時,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堅韌的品質。

350、孔子智慧與堅韌的化身

夏天,魯桓厘廟失火了,南宮敬叔去救火。孔子在陳國,聽說這件事後說“災難一定會發生在桓厘廟嗎?”後來果然如此。

秋天,季桓子生病了,乘車來到魯城,感慨地說“以前這個國家幾乎要興盛了,但因為我對孔子犯了錯誤,所以沒有興盛起來。”他回頭對他的繼承人康子說“我去世後,你一定要輔佐魯國;輔佐魯國,一定要召回仲尼。”幾天後,桓子去世,康子繼位。安葬之後,康子想要召回孔子。公之魚說“以前我們的國君用過他,但沒有堅持到底,最後被諸侯們恥笑。現在如果再用他,又不能堅持到底,那就會再次被諸侯們恥笑。”康子問“那召回誰比較合適?”公之魚說“一定要召回厓求。”於是派使者召回厓求。厓求準備出發時,孔子說“魯國召回厓求,不是小用他,而是將要大用他。”當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的學生們狂妄而簡單,文章雖然寫得好,但我不知道如何指導他們。”子贛知道孔子想要回去,送彆厓求時,告誡他說“一旦被使用,就要以孔子為榜樣。”

厓求離開後,第二年,孔子從陳國遷居到蔡國。蔡昭公準備去吳國,吳國邀請他。之前昭公欺騙他的臣子,把州遷徙到蔡國,現在又要前往吳國,大夫們擔心再次遷徙,公孫翩射殺了昭公。楚國侵犯了蔡國。秋天,齊景公去世。

第二年,孔子從蔡國前往葉國。葉公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政事的關鍵在於使遠方的人歸附,使近處的人安居。”另一天,葉公向子路詢問孔子的情況,子路沒有回答。孔子聽說後,對子路說“由,你為什麼不回答說‘他這個人,學習道理不知疲倦,教誨彆人不感到厭煩,發憤學習忘記吃飯,快樂得忘記憂愁,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呢?”

離開葉國,返回蔡國。長沮和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認為他們是隱士,派子路去詢問渡口的情況。長沮問“那個手持車轅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知道渡口在哪裡。”桀溺對子路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孔丘的弟子嗎?”子路說“是的。”桀溺說“天下紛亂,誰能夠改變呢?而且與其跟隨避人之士,不如跟隨避世之士。”說完繼續耕田。子路把情況告訴孔子,孔子失望地說“我們不能和鳥獸混在一起。天下有道,我不會去改變它。”

另一天,子路行走時,遇到一個肩挑草筐的老人,問“你見過夫子嗎?”老人說“四肢不勤勞,五穀不分,誰是你說的夫子!”說完豎起他的拐杖繼續除草。子路告訴孔子,孔子說“這是一個隱士。”再去那裡時,老人已經不見了。

《孔子》是一部描繪了孔子在政治失意時期的智慧與堅韌的作品。在這個動蕩的時代,孔子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堅定的信念,展現了一位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風采。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斬斷這段情 超級巨星就是我 回眸之間我依舊 快穿之立誌成為一名稱職女配 我是絲路女王 這個渣反毫無人性 如果生活能溫柔 少年們的愛情故事 重生之非你不可 衰土進化